維尼亞夫斯基——波蘭在他的音樂中
波蘭在他的音樂中
作曲家中,肖邦和維尼亞夫斯基均來自波蘭,屬于“術業(yè)專攻”的二位。他們不像很多古典作曲家,創(chuàng)作領域涉及各種樂器和大型交響樂等,好似全科醫(yī)生,樣樣通。他們專攻一樣,成為一覽眾山小的佼佼者。肖邦一輩子只為鋼琴寫作,作品深邃廣袤到如一個星系。浪漫派若是少了肖邦,也要塌陷一角。小提琴則是1835年出生于華沙的維尼亞夫斯基畢生的繆斯,他一生只為小提琴寫作,直抵“規(guī)矩里面造世界”的化境。作品有協奏曲、舞曲、回旋曲等,這些作品璀璨了世界音樂藝術風采的同時,也為小提琴藝術的發(fā)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維尼亞夫斯基5歲就開始學習小提琴,8歲就破格進了巴黎音樂學院,13歲帶著巴黎音樂學院金獎的榮耀畢業(yè)。與肖邦很少現身大眾音樂會不同的是,維尼亞夫斯基熱衷在世界各地演出,法國、芬蘭、比利時、美國、波羅的海等地都留下過他的足跡,尤其俄羅斯。從1851年到1859年間,維尼亞夫斯基多次到俄羅斯演出,還在彼得堡充任宮廷小提琴樂師,同時他是俄羅斯音樂協會交響樂隊的首席、音樂學院小提琴與室內樂合奏課的教授,有時還兼任指揮。
維尼亞夫斯基的作品既有法比派的優(yōu)雅和華麗,又由于常年游歷于俄羅斯,而有俄羅斯派濃郁的情感表達,大大增加了小提琴音樂的感染力。
雖常年在異國謀發(fā)展,維尼亞夫斯基的許多代表作卻都和祖國波蘭息息相關。如波蘭舞曲集、馬祖卡舞曲集等等。聽維尼亞夫斯基的D大調華麗波蘭舞曲,小提琴不時出現那種情緒被立馬煽動的層次變化,隨著旋律的起伏,人也變得纏綿多情,腦子里跳出張兆和與沈從文的對話,張問沈,你寫的湘西真不真,沈反問,你為什么不問我寫的美不美。樂曲渲染的美,如同沈先生筆下的湘西,異域邊地,在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中,煥發(fā)出別樣吸引人的神秘魅力。
維尼亞夫斯基最好的作品當是他的小提琴協奏曲。尤其是創(chuàng)作于1862年,在古典小提琴協奏曲中地位顯赫的第二小提琴協奏曲,這首充滿詩意和力量的協奏曲,炫技驚人,內容殷實,還有色彩斑斕的和聲語匯。這部作品的第二樂章是維尼亞夫斯基所有作品里最優(yōu)秀的浪漫曲,小提琴像是在給人講故事,起伏流轉地訴說著日子里的甜酸苦辣、生命中的悲歡離合,豐富細膩的表現力和語句方式,隨著旋律鋪張開,音樂既富浪漫氣息,又不失真摯樸實。這是可以媲美德沃夏克《自新大陸》中第二樂章的鄉(xiāng)愁之歌。末樂章仿佛一直累積的情感,最后獲得了徹底的釋放,把全曲導向輝煌的高潮。
1880年3月31日,年僅45歲的維尼亞夫斯基病逝于俄羅斯,他的遺體后來被運回華沙安葬。波蘭政府對作曲家敬愛有加,1952年開始舉辦國際維尼亞夫斯基小提琴比賽,每5年在華沙舉行一次,并發(fā)行郵票和紀念幣來緬懷。維尼亞夫斯基和肖邦都是名副其實的“波蘭音樂的世界傳播者”,都是波蘭的驕傲。
王征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