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藏只此驗天心”
乾道三年(1167年)九月初,朱熹在弟子林用中陪同下,前往潭州(今湖南長沙)拜訪張栻,講學論道,詩文唱酬,游山泛舟,往來于州城與岳麓之間,盤桓兩月之久;十一月,二人與林用中同游南岳衡山,往來七日,行程200余里,互相唱和,結集成《南岳倡酬集》(下稱《倡酬集》)。宋詩本以“說理”為特征,理學家朱張二人的詩作更是如此。由于朱、張二人學術背景和思想淵源不一,他們唱酬詩文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也有一定差別。
“心性”“理氣”問題是理學家普遍關注的重要話題。作為“東南三賢”中的二位,朱熹和張栻(另一位為呂祖謙),他們的思想是南宋理學的重要代表,他們對“心性”認識存在的一些差異,反映了南宋理學一本萬殊、一樹多花的燦爛景象。真德秀曾言:“二程之學,龜山(楊時)得之,而南傳之豫章羅氏(從彥),羅氏傳之延平李氏(侗),李氏傳之考亭朱氏(熹),此一派也。上蔡(謝良佐)傳之武夷胡氏(安國),武夷胡氏傳其子五峰(胡宏),五峰傳之南軒張氏(栻),此又一派也。”黃宗羲又具體指出道:“南軒似明道,晦翁似伊川?!彪m然二人學說秉承了不同淵源,但并不互相排斥,而是互相切磋,往來十分頻繁。其交往成果的高峰,便是乾道三年(1167)朱熹長沙之行。此行論學達數(shù)月之久,最后還“為南山之游,窮幽選勝,相與詠而賦之……得凡百四十余首”(朱熹《東歸亂稿序》),這本《倡酬集》即其成果。
《倡酬集》作為游樂唱和,以歌詠自然風光、反映游觀見聞的山水詩、紀游詩為主,二人有感而發(fā),觸景生情,借物抒懷,以詩言志,但在相同主題、相同韻腳的詩作里,表達二人不同的語言意象和情感旨趣。
在《倡酬集》中,“心”這一意象被反復提及。朱子《登山有作次敬夫韻》:“晚峰云散碧千尋,落日沖飚霜氣深。霽色登臨寒夜月,行藏只此驗天心。”晚峰、落日、寒月,以及變換的云彩、沖淡的霜氣,一切隱顯變化都自然的也是客觀的,顯示出天道變化的規(guī)律,是即“天心”(《易》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保?。張栻和詩:“上頭壁立起千尋,下列群峰次第深。兀?;@與自吟詠,白云流水此時心?!痹婪灞诹?、群峰高低不一,還有自己乘坐的籃輿,眼前白云和流水,我心不動其與我何干?諸色斑斕,其實是此時此刻我的心在激蕩而已,一切又都是人文的主觀的。換言之,依朱詩理路,山水萬物及天理本自存在;而依張詩意向,這一切皆由心生。
在理學家看來,“心”是性情的主宰。朱熹《孟子集注》:“惻隱、羞惡、辭讓、是非,情也;仁、義、禮、智,性也;心,統(tǒng)性情者也?!薄吨熳诱Z類》主張:“心是神明之舍,為一身之主宰;性便是許多道理,得之于天而具于心者。發(fā)于智識念慮處,皆是情,故曰心統(tǒng)性情也?!?卷九八)強調“心統(tǒng)性情”。張栻則認為:“人之性,仁、義、禮、智四德具焉。其愛之理則仁也,宜之理則義也,讓之理則禮也,知之理則智也?!┬灾杏惺撬恼撸势浒l(fā)見于情,則為惻隱、羞惡、是非、辭讓之端……此性情之所以為體用,而心之道則主乎性情者也。”性體情用,而“心主性情”。一“統(tǒng)”一“主”,形式相近,而實質微殊。朱子之“統(tǒng)”強調“心”這個實體將性與情這兩個虛體管束起來,一主二仆;張子的“主”,則是說“心”(本)功能就表現(xiàn)為性(體)與情(用),一本一體一用。
又《后洞山口晚賦》張栻詩言:“石裂長藤瘦,山圍野路深。寒溪千古思,喬木四時陰。幽絕無僧住,閑來有客吟。山行三十里,鐘磬忽傳心。”怪石、瘦藤、山野、幽徑、寒溪、喬木,山僧不住,詩客時訪,好一幅清幽寂靜的深山圖,四時的變換,人世的更代,似乎與這里沒有關系,詩人信步其間,悠哉游哉,三十里間,無所羈絆,和樂恬淡,忽然一聲鐘磬,把作者拉回現(xiàn)時,仿佛圣賢的千古心傳憑借這一聲鐘響輸入作者內心。又如《壁間古畫精絕未聞有賞音者賦此》,張栻詩言“山松夾路自清陰,溪水有源誰復尋?忽見畫圖開四壁,悠然端亦慰予心”,也同樣有物我兩靜,聽之自然,中心自有“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和樂之愉。諸處的“心”皆是我心,是主觀的。
基于這樣的哲學思考,在治理世道人心方面,朱子提出“便應從此正人心”(《方廣圣燈次敬夫韻》),要使“人心”合乎“天理”;張子和詩則以為“山間光景只常事,堪笑塵寰萬種心”,自然的存在只是尋常現(xiàn)象,奈何世人反映卻有萬殊,是人心將原本靜寂的義理搞得復雜起來。
在“心性情”與詩歌創(chuàng)作的關系上,二子也有某種契合。朱熹《詩集傳序》曾言:“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則不能無思;既有思矣,則不能無言;既有言矣,則言之所不能盡,而發(fā)于咨嗟詠嘆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響節(jié)族而不能已焉。此詩之所以作也?!边@一吟詠性情的詩教觀,與張栻《胡丈廣仲與范伯崇自岳市來同登絕頂舉酒極談得聞比日講論之樂》“論道吟心樂,吟詩笑眼開”表達的意境亦相合符,正是二人茲游論道有得、暢游有感,在性動情發(fā)的驅使之下,吟詩酬答,才成就了《倡酬集》一書。無論是初上山尋梅不獲“天寒歲暮客愁深”的點點愁緒,還是醉下祝融峰時“絕壑層云許蕩胸”的暢意抒懷,無不是感物觸心、動性生情的暢敘之作。如《馬上舉韓退之話口占》,朱熹直言“此心元自通天地”,心與天地相感通,其間無須神靈參與,沒有必要象韓愈那樣面對神靈就“森然魄動下馬拜”,于是發(fā)出“可笑靈宮枉炷香”,表現(xiàn)出對宗教祭祀的懷疑。
雖然詩歌乃因性動情發(fā)而作,是“情”的藝術體現(xiàn),但作為詩歌意象主宰的“心”,仍可用以觀察詩人對于“性”的理解。前舉朱熹詩“行藏只此驗天心”,表達的是個體“用舍行藏”須與客觀“天心”相協(xié)之意。此處的“天心”即自然規(guī)律,而反映在“人心”上或許還停留于未感于物時無有好惡的寂然之“性”。張栻詩“白云流水此時心”亦復如此,只見他兀自吟詠,心如“白云流水”,超乎事外,不為世事所動。他認為“乾坤本自寬”,天地浩渺宇宙無垠;“俯仰見平生”,端在于人自己對天道是否正確體認、謹慎躬行。在《將下山有作》詩中,朱熹云:“五日山行復下山,愛山不肯住山間。此心無著身長健,明歲秋高卻往還。”其中“此心無著身長健”一句,如果心無所倚俟,也無須有所倚俟,自由自在,便可剛毅強健,不撓不屈,這正與“性”之意涵相合。無論外物如何動靜變化,“性”終是無所動,感物而發(fā)的乃是情爾。
朱熹和張栻雖然在心性觀側重上有所不同,但都認為應該通過理智來約束過情縱欲。但心總是活的,總有對天理物情不停探索的熱情,故朱熹《登祝融口占用擇之韻》又云“直以心期遠,非貪眼界寬”,體現(xiàn)出超越物象而追求真理的志向。經(jīng)過南岳倡酬,朱熹接受了湖湘學派“先察識、后涵養(yǎng)”的觀點,也認同應當通過“察識”從“已發(fā)”之中求其“未發(fā)”。因而朱子在取食崖邊積雪時憶起程夫子,以涵養(yǎng)己身“洗俗腸”。前引張詩“悠然端坐慰予心”句,山松夾路,清陰蔽日,溪水潺潺,不知源頭,石壁間古畫精絕,心境悠然,已經(jīng)察識到的感物所發(fā)之情,涵養(yǎng)未發(fā)之性。
游歷山川,終有盡時。朱熹大感“世間不但山中好”,經(jīng)此一游,心界更加開闊,“下山人事一番新”;張栻亦有“歷盡高山數(shù)萬里,未知何路是為真”的感慨。二賢對于“心性”“理氣”等關鍵問題的思考,不會隨著游歷的結束而終止,而是轉入另一個理論構建的高峰?!扒嗌讲焕稀?,“白發(fā)如絲”,以幾十年有限的生命,思考千年長存的問題,是比暢游山水、吟詩作文還要浪漫雋永的行為。細究《倡酬集》詩歌的文字表達和思想內涵,可窺二人理學思想,尤其是心性理論的特色。此游對日后二人思想變化和完善都產(chǎn)生了影響,因此我們不妨將《倡酬集》當成朱張會講成果的又一“詩”性呈現(xiàn)。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