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乘組”,歡迎回家
光明日報記者 靳昊 光明日報通訊員 張艷
北京時間10月31日8時11分,在朝霞的映襯下,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自治區(qū)額濟納旗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9時10分,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全部安全順利出艙,健康狀態(tài)良好。“博士乘組”順利回家!
安全著陸 感覺良好
這是一次萬眾矚目的旅程。
“制動開始!”
“推返分離!”
…………
上午7時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廳里,隨著一個個口令的下達,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航天員乘組終于踏上了回家之路。
千里之外的東風著陸場,直升機在空中轟鳴,地面車隊快速行進。技術嫻熟的車輛駕駛員專注地看著前方的路況,跨過一堆堆駱駝刺、一棵棵梭梭樹,穿越滾滾沙塵向戈壁深處駛去。
隨著“砰”的一聲巨響,耀眼的橘黃色火焰從返回艙底部噴薄而出,緩沖發(fā)動機點火成功,飛船返回艙穩(wěn)穩(wěn)降落在戈壁灘上。一條條令人振奮的消息,連同車隊的馬達聲、對講機里的調度聲,匯成一首迎接英雄回家的交響曲。
“我是神舟十六號,我們已安全著陸,感覺很好,請大家放心!我們北京見!”指令長景海鵬的報告聲洪亮有力。
在醫(yī)監(jiān)醫(yī)保人員的協(xié)助下,航天員依次出艙,向大家揮手致意。3名航天員在接受短暫采訪后,被分別轉運到3輛醫(yī)監(jiān)醫(yī)保車。在車上,他們接受了進一步身體檢查,工作人員還為他們精心準備了回到地球的第一餐。短暫休整后,3名航天員再次被轉運到直升機上,伴隨著直升機的轟鳴聲,他們踏上了回家的路。隔離恢復期過后,他們將在北京同新聞媒體集體見面。
“太空出差” 滿載而歸
“在這次任務當中,我們乘組做到了開心生活、高效工作。所有的操作,包括指令的發(fā)送,沒有出任何差錯,做到了零失誤、零差錯,把廣大科研人員的心血、汗水、智慧、夢想都變成了現(xiàn)實。這是天地一心、乘組一心共同努力的結果。”作為首位四上太空的中國航天員,景海鵬如此總結此次“太空出差”的成果。
空間站在軌駐留期間,神舟十六號乘組共開展了70項航天醫(yī)學、生命生態(tài)、生物技術、材料科學、流體物理、流體力學、航天技術等空間實(試)驗和8項人因工程技術研究,圓滿完成了1次出艙活動、1次“天宮課堂”太空授課、多次載荷出艙等工作任務。此刻,他們不辱使命、滿載而歸。
回想過去的5個月,神舟十六號乘組和大家進行了很多有意義的互動。
就在前段時間,太空菜園喜獲豐收。新鮮健康的蔬菜長勢喜人,景海鵬對著鏡頭,在太空中做起了“吃播”。他現(xiàn)采現(xiàn)吃了兩片菜葉,著實饞壞了網(wǎng)友,大家紛紛留言:“脆脆的看起來就好吃?!薄耙豢谝粋€,真香!”有的網(wǎng)友還調侃道:“給神十七的戰(zhàn)友們留點菜。”
桂海潮的高校教授身份,也讓廣大網(wǎng)友玩出了梗。網(wǎng)友們替他“操碎了心”,督促他的研究生:“記得交論文?!?/p>
還有人將神舟十六號乘組做成了一組有趣的表情包,這些表情包生動地記錄了他們在空間站的點點滴滴。
四件“神器” 安全保障
這是東風著陸場第五次迎接航天員從太空回家。自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以來,返回艙的著陸場都位于這里。
主著陸場為何從四子王旗變成了東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tǒng)副總設計師卞韓城表示:“東風著陸場地處巴丹吉林沙漠和遼闊的戈壁帶,是航天器理想的著陸場。”這里位于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的東南部,面積約為四子王旗著陸場的十倍,足足有2萬平方公里。同四子王旗著陸場相比,這里人煙稀少,建設著陸場對當?shù)丨h(huán)境和經(jīng)濟的破壞更小,還可以降低建設和維護成本。依托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東風著陸場還可以充分利用其配套設施,極大提升搜救能力。
航天搜救是一個覆蓋范圍大、涉及面廣的龐大體系,涉及通信、搜索定向、返回艙處置、攝影攝像等眾多專業(yè)。卞韓城介紹,此次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的航天搜救,應用了四件“神器”——
第一是再入誤差管道,在中外航天搜救史上是首次使用,開創(chuàng)了再入式航天器飛行狀態(tài)監(jiān)測和再入著陸區(qū)預示的新方法。
第二是指揮顯示系統(tǒng)上飛機,使用無人機低空航拍著陸場地形地貌,指揮人員依托高精度的地圖信息,始終觀察飛船返回的綜合彈道,進行搜救指揮決策。
第三是前艙搜索引導系統(tǒng),直接接收地面指揮中心上傳的綜合彈道,飛船從返回制動開始,飛行機組就可時刻掌握飛船的位置、距離和方位。
第四是國內首款(共口徑、長焦距)柱型直升機光電吊艙,在綜合彈道的引導下,飛船返回艙一開傘,其就能夠馬上捕獲目標,引導機組快速接近要著陸的返回艙,實現(xiàn)艙落機臨的目標。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01日 08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