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發(fā)布闡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首批重大成果 成都平原青銅時代考古受關注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24日電(記者 楊月)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在京組織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闡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重大成果發(fā)布會”。此次發(fā)布會是中國社會科學院2024年首場重大成果發(fā)布會,也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闡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工程首批重大成果發(fā)布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甄占民出席會議并致辭,科研局局長胡濱主持會議,科研局副局長郭建宏宣布發(fā)布成果名單并做簡要介紹,發(fā)布成果作者代表及研究所代表參加會議。
本次發(fā)布會聚焦“研究闡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推選出《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的歷史意義與時代價值》《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指路明燈》《深刻理解中華文明突出的統(tǒng)一性》《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互契合的歷史考察》《深刻理解“第二個結合”的首創(chuàng)性意義》五篇理論文章和學術論文,以及《中古文學文獻學(增訂版)》《古代法制資料鉤沉(全十冊)》《中國歷代治理體系研究》《區(qū)域文明與溝通的意義:成都平原青銅時代的考古學建構》《家國時代的天下之公:古典政治觀念的建構》五部著作。這些成果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研究闡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階段性“答卷”。
“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三星堆代表著距今2600至4800年的一段古蜀文明,出土的金器、銅器、玉器、陶器、象牙等文物都非常浪漫奇特,惹人遐想。
“我們這次研究的對象是成都平原出土的從新石器時代至西漢的考古材料,重點為青銅時代。選定成都平原進行研究,是因為它所處的四川盆地在地理上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單元,并遠離其他文明中心,考察這樣一個區(qū)域內的文明,對于我們理解世界不同地區(qū)文明的產生、演進和相互間的溝通交流具有普遍的指示性意義?!眹@《區(qū)域文明與溝通的意義:成都平原青銅時代的考古學建構》這項成果,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施勁松介紹,在成都平原出土的大量考古材料中,本研究選取了遺物中的青銅器、遺跡中的祭祀遺存和墓葬作為研究的切入點,并以此作為兩條相互交織的主線索,貫穿于對其他考古材料的整合研究中。
這項研究值得關注的是,研究采取和突出了“物”的視角、“區(qū)域”的視角、“整體”的視角和比較的視角。通過這樣的材料和視角,力圖揭示出成都平原在新石器時代開啟的對外聯(lián)系和奠定的文明基礎,三星堆-金沙時期的文化、社會、早期國家和區(qū)域間的交流,東周時期文化和社會的變革與變革的根源,秦漢時期文化的統(tǒng)一和融合。
此外,突出長時段研究和綜合研究,認識自成系統(tǒng),是該研究的又一特點。其研究目的不僅在于揭示出如上的歷史發(fā)展線索和文明圖景,而且更在于說明考古學作為一種有效的建構歷史的方法,可以建構出一個特定區(qū)域的連貫的歷史。同時這項研究也為了闡釋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地理空間內,文明所具有的區(qū)域性特點,以及溝通、交流對于推動文明產生和發(fā)展的意義。
施勁松進一步指出,針對這些考古材料的研究,讓研究者能用一種區(qū)域的視角去看待各地的文明,去重新認識“中原”與“邊緣”。三星堆、金沙沒有發(fā)現文字,這又促使研究者思考實物材料與文獻材料的關系?!拔艺J為相比于形成文字的觀念性內容,考古學通過實物遺存建構的歷史圖景或許不夠完整、清晰,但這恰恰就是考古學家眼中歷史的本來面貌。任何一個古代文明都具有區(qū)域性,也都會與其他區(qū)域、其他文明保持溝通與交流,因此有必要將一個區(qū)域的古代文明盡可能放到更為廣闊的時空背景中考察?!彼f。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