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知識產權局:高校和科研機構盤活專利存量 做優(yōu)增量
國家知識產權局今天(27日)舉行新聞發(fā)布會,介紹《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工作方案》。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王培章介紹,高校和科研機構是國家戰(zhàn)略科技力量和創(chuàng)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專利轉化運用的重要力量。截至2023年底,我國國內高校有效發(fā)明專利擁有量達到79.4萬件,科研機構有效發(fā)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2.9萬件,合計占國內有效發(fā)明專利總量的1/4。但同時,高校及科研機構專利成果“不愿轉”的顧慮、“不會轉”的現象還比較普遍,梳理盤活有價值卻被閑置的專利成果是推進專利轉化運用的重要任務。
今年1月,國家知識產權局聯(lián)合教育部、科技部、工業(yè)和信息化部、農業(yè)農村部、衛(wèi)生健康委、國資委、中科院等7個部門,按照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的總體部署要求,出臺了《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工作方案》。
在總體目標思路上,方案明確了“全面盤點、篩選入庫、市場評價、分層推廣”的工作原則和“邊盤點、邊推廣、邊轉化”的工作思路;強調要充分調動各類經營主體和專業(yè)服務機構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從盤活存量和做優(yōu)增量兩方面發(fā)力;提出到2024年底前實現全國高校和科研機構未轉化有效專利盤點全覆蓋,2025年底前加速轉化一批高價值專利,推動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產業(yè)化率和實施率明顯提高。
在主要任務上,方案明確了全面梳理盤點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組織企業(yè)對篩選出的可轉化專利進行評價反饋,分類開展高價值專利對接推廣和落地轉化,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做優(yōu)專利增量等4方面工作。在組織實施上,方案從加強組織調度、強化激勵約束、做好宣傳培訓、加強監(jiān)測評價四個方面,提出具體要求,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總臺央視記者 王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