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聲音,為何溫暖許多人
今天傍晚,一段名為《70歲老人的方艙聲音,全程滬語聽哭了》的音頻在朋友圈里刷屏。點開后發(fā)現(xiàn),是一位“二舅媽”發(fā)給外甥女的微信語音,一段段拼接起來的。初聽沒什么,越聽越感動,最后禁不住熱淚盈眶。
音頻不長,不到5分鐘。就像標題說的,全程滬語,親切自然,就是在拉家常——一位“二舅媽”向外甥女絮絮叨叨地講述了自己感染新冠住進方艙,最后痊愈回到社區(qū)的經(jīng)過。
親戚間的閑談,為何讓人心生溫暖?只因話雖然不長,卻信息量很大,“含金量”很高。我們不僅聽到了一位老人的開朗、大度、樂觀,聽到了居委干部的盡心負責、好鄰居的關心互助、志愿者戰(zhàn)友的親密無間,還有一個上海人對付出與回報最真實、最純粹的理解。
首先讓人驚訝的是,70歲的老阿姨得了新冠,不但沒有驚慌失措,反倒十分淡定:“我不想讓人家擔憂”。和外甥女描述癥狀,也十分形象?!昂韲蹈傻囊坏嗡矝]有,吃藥咽也咽不下去”。住進方艙后什么感受?“三個人一個房間,有空調(diào)、淋浴、馬桶”“我一個大床,4尺半的,蠻好的,已經(jīng)滿足了,畢竟要解決這么多人”。
老人感染,社區(qū)干部又是什么反應?“書記到阿拉屋里廂,兩手一捏,跟我對不起”“把我們送到車上,窮哭了”“其他居委干部也給我發(fā)微信:書記送了你們以后,到居委會后還哇啦哇啦地哭,說對不起他們”。
痊愈后回到家里,大家又是什么態(tài)度?“前兩天發(fā)大禮包,鄰居收好,放在他們冰箱里,回來都給我了”“居委給我打電話,讓我回來的時候到居委彎一彎”“書記社工都抱著我,我說你們不要抱我,不安全,他們說不搭介,反正穿著防護服”……
字字句句,用上海話娓娓道來,沒有一句空話大話,都是老百姓最真實的表達,卻讓人感受到溫暖和信心。
音頻結尾人們才讀到,這位“二舅媽”是滬東新村街道北小區(qū)居委會第二黨支部書記武銀屏,疫情期間第一批志愿者。雖然因為投身抗疫被感染了,武阿姨卻沒有絲毫埋怨。對于她來說,最欣慰的,是回到社區(qū)后大家的熱情相迎。武阿姨說:“想想自己平時的付出,他們沒有忘記,這就是一種回報,再困難,有這樣的回報,就很滿足了。”
上海正在經(jīng)歷前所未有的困難。漫長的抗疫,持續(xù)的封控,讓很多人都感到悲觀沮喪。但疫情中原本最困難的老人,卻如此樂觀與堅韌,不但自身懷抱希望,還身體力行地幫助他人。實在讓人心生敬佩。愿我們每個人都能像武阿姨一樣,心有陽光,不但照亮自己,也給他人帶去溫暖。
潘高峰/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