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人口观看,亚洲天堂国产,日本在线视频精品,a黄视频,黄色福利午夜视频,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嫩草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中國西藏網(wǎng) > 即時新聞 > 國內(nèi)

高考做錯一道題 走上建筑師之路

發(fā)布時間:2022-06-06 11:07:00來源: 新京報

  高考做錯一道題 走上建筑師之路

  1957年8月13日生于北京。1984年畢業(yè)于天津大學建筑系,獲碩士學位。201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F(xiàn)任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總建筑師。

  1977年,中斷了十年的中國高考制度恢復,在平谷干了兩年農(nóng)活的知青崔愷走上考場。由于做錯了一道數(shù)學題,他和清華大學失之交臂,卻因緣際會考取了心儀的建筑學專業(yè),來到“第二志愿”天津大學讀書。

  外研社大樓、首都博物館、安陽殷墟博物館、2019年世園會中國館……一座座大家熟悉的建筑,就是從他的筆下誕生。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總建筑師崔愷表示,這些年,他一直沒有離開學校建筑教育語境。寄語未來的建筑師時,崔愷希望他們向生活學習,“因為美好的生活就出自你們的筆下”。

  高考恢復前下鄉(xiāng)干了三年農(nóng)活

  新京報:聽說你從小喜歡畫畫,并對建筑產(chǎn)生興趣,有什么緣由嗎?

  崔愷:我1957年出生于北京,從小在母親單位的機關院里長大。那個大院位于景山東街,是京師大學堂舊址,所以我對古都的歷史環(huán)境和風貌很有感觸。我母親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整個機關大院文化氛圍很好,我小時候喜歡畫畫,也是得益于這種氛圍。

  那時候我們有少年之家,放學以后,大孩子組織小孩子畫畫。我自己也很喜歡靜,放學后經(jīng)常到母親的辦公室找一張書桌畫畫,慢慢養(yǎng)成了習慣。

  新京報:得知恢復高考后,你是如何準備的?

  崔愷:我從小住的人教社大院的家長大多都是知識分子,大概1977年初時就聽到了可能恢復高考的消息,家里問我是不是可以回家復習。

  我在平谷大華山插隊時所在的村子很小,只有34戶人家,知青是重要的勞動力。我在村里干活也一直干得很好,還當了基建民兵的排長,所以不太可能完全放下農(nóng)活回城復習,我就利用春節(jié)時候找了一些復習資料,連同高中課本一起帶回農(nóng)村,邊干農(nóng)活邊復習。

  學業(yè)已經(jīng)放下了三年,需要重新溫習做題。但我們復習那會兒正趕上夏收、秋收。農(nóng)忙時,知青只能白天出工,晚上復習。當時村里電力不是很足,我們晚上在油燈下看書,幾個同學一起背公式,相互幫助。

  新京報:你還記得參加高考的具體細節(jié)嗎?

  崔愷:初冬時節(jié),我們在大華山公社參加高考。我們村離公社有8里多地,一大早,大家就帶著干糧浩浩蕩蕩奔赴考場了。當時上過中學的農(nóng)村青年也一起參加,村里還派了輛拖拉機,拉大家前往考場。

  當時公社黨委副書記也是我們景山學校高年級的下鄉(xiāng)知青,他在監(jiān)考時走到我旁邊看了看??纪暝嚭?,他跟我說,“你考得不錯”,我當時很興奮。

  建筑專業(yè)學生要學好專業(yè) 也要向生活學習

  新京報:你入學時,大學校園的環(huán)境和教學條件是什么樣的?

  崔愷: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天津也是重災區(qū),天津大學的操場上搭滿了市民的抗震棚。我們沒有操場,在學校的小馬路上體育課。但是教學樓的條件挺好的,我所在的校區(qū)是上世紀50年代建校,是徐中老先生帶著許多青年教師設計的,建筑很有特色,一直被保護和使用得很好。

  在我們77級學生入校之前,已經(jīng)有1975年和1976年兩屆工農(nóng)兵選拔大學生,教學樓一直處于使用狀態(tài)。我們77級是考試進來的,老師們對我們給予了更多的期望和關注,授課非常用心。那時,我們能看到的國外資料很少,也沒有復印機,老師用鋼筆畫了很多講義、資料和范圖,編輯成冊,印成油印本給我們看。能遇到這些老師是我們的榮幸,老師們的傾心付出讓我們倍加感動。

  我們需要畫大圖,每個人面前不是小書桌,而是大圖桌。我們班有34個學生,教室里共有五六排大圖桌,上設計課時,每一排有一個老師,每個老師負責6個學生,所以老師和同學之間的交流互動非常多,他們給學生講設計的道理,畫圖的技巧,還上手改圖,讓我們很欽佩,師生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諸如彭一剛先生、童鶴齡先生、張文忠先生等等許多老師,水平都很高,在全國建筑教師中都是很優(yōu)秀的。我們作為學生真幸運!

  新京報:學建筑專業(yè),你的大學時光是如何度過的?

  崔愷:大學期間,我們的學習風氣特別好,大家都很珍惜時間,每天“三點一線”——宿舍、食堂、教室或圖書館,晚上教室里燈火通明,同學們常常熬夜畫圖,每天的時間都排得滿滿的。

  新京報:你研究生畢業(yè)后,為何沒有留校任教?而是選擇去設計院?

  崔愷:當時曾經(jīng)指導過我的沈老師已經(jīng)調(diào)到建設部建筑設計院了,我去她的辦公室參觀,看到設計院正在設計北京圖書館新館(現(xiàn)國家圖書館),那些又大又漂亮的效果圖深深吸引了我,我當時還看到了一些援外項目的設計方案,心生羨慕。所以下決心要“實戰(zhàn)”去當建筑師,不想呆在校園里“坐而論道”了。后來,聽說建設部建筑設計院的劉世瑾老院長和石學海老總親自到學校來要畢業(yè)生,使我如愿以償。

  新京報:對于即將高考的學子,你對他們有何建議?

  崔愷:這些年,我其實一直沒有離開學校建筑教育語境。我希望報考建筑專業(yè)的學生不僅要學好專業(yè),也要向生活學習,因為美好的生活就出自他們的筆下。

  新京報記者 張璐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