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拍賣標的物“不保真”何以引爭議?
據(jù)澎湃新聞網報道,近日,安徽一法院通過司法拍賣平臺公開拍賣了一批酒品,起拍價均為1元。然而,該法院發(fā)布的標的物介紹中的部分內容引起爭議——“標的物未進行鑒定和估價,請競買人在拍賣前必須仔細審查拍賣標的物,調查是否存在瑕疵……本院對標的物質量及真假不做保證?!庇浾邫z索發(fā)現(xiàn),法院拍賣查扣酒品不保真的情況并非個案。此前江蘇徐州、江西九江等地也曾因拍賣不保真的酒品引發(fā)質疑。
司法拍賣,是司法機關以公開競價的方式處理涉案標的物,進而保證實現(xiàn)債權人合法債權的一項工作。司法拍賣的標的物范圍較廣,既有汽車、房子等“大件”,也有書畫文玩、食品飲料這些“小件”,甚至包括森林、礦山的經營權、開采權等。
2017年,全國法院開始全面推行網絡司法拍賣,目前網絡拍賣已成司法拍賣的主要方式。網絡司法拍賣因為依托互聯(lián)網平臺,促成了拍賣成交率、溢價率的明顯增長和流拍率、降價率、拍賣成本的明顯下降,緩解了“執(zhí)行難”,也擴大了參與群體的范圍。
然而人們發(fā)現(xiàn),有些網絡司法拍賣出現(xiàn)了“爛尾”情況,比如,有的法拍成功后被撤銷或被認定無效,有人買來的法拍房入住困難,有的法拍標的物與描述相差甚遠甚至是“A貨”……
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競買人決定參與競買即視為其對拍賣財產完全了解,并接受拍賣財產一切已知和未知的瑕疵,法院在拍賣公告中聲明不能保證拍賣財產真?zhèn)位蛘咂焚|后,也不用承擔瑕疵擔保責任。但根據(jù)拍賣法的規(guī)定,法院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的前提,應該是已經針對標的物的來源和瑕疵向競買人做了詳盡的說明——從媒體報道來看,一些基層法院前期對于標的物的預勘并不周延,因此也就談不上給予競買人應有的提示和說明,這就容易導致競拍物存在其他權利負擔或隱蔽瑕疵等情況,進而可能加重競買人的責任。
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一些競拍物品的瑕疵可能涉及數(shù)個部門和利益主體,比如“買賣不破租賃”,有的法拍房可能存在多重租賃關系,而法院對于這些租賃關系不太可能一一查清,如果競買人拍得了有多重租賃權存在的房屋,便可能面臨無法入住的問題。其次,法院尤其是基層法院,資源、力量相對有限,一些競拍品專業(yè)性較強,瑕疵鑒定只能委托專業(yè)機構和人員。諸如煙酒、食品等,未經鑒定一旦出現(xiàn)質量問題,或將直接對競買者的人身健康造成損害。
根據(jù)《罰沒財物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罰沒物品屬于國家有強制安全標準或涉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應當委托符合有關規(guī)定資格條件的檢驗檢疫機構進行檢驗檢測,不符合安全、衛(wèi)生、質量或者動植物檢疫標準的,不得進行公開拍賣。
司法拍賣不是把東西賣出去那么簡單,人們拍得房子、車子也好,煙酒食品也罷,大多是為了可以正常使用、食用,如果說東西便宜就不管真?zhèn)?、是否有瑕疵,甚至給競買人帶來安全隱患、引發(fā)新的糾紛,那么恐怕不是司法拍賣的本意。如果類似的情況越來越多,那么司法拍賣的公信力、標的物對人們的吸引力恐怕都會大大降低。
作為嚴肅的司法活動,司法拍賣不能把風險隱患都留給競買人,而應充分盡到相應的責任和義務,盡可能幫競買者“排雷”,而非“埋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