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相親別成“有償消費競價”
眼下,直播相親方興未艾,但爭議之聲也不絕于耳。公開報道顯示,今年大年初三到初六,某視頻平臺在河北、山東、吉林等8個省份發(fā)起66場相親直播。主播化身紅娘角色,在直播間內(nèi)撮合想“脫單”的用戶,每場平均觀看人次超1500萬。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相親直播間的投訴也不少:內(nèi)容涉及從打招呼、表白牽手、交換聯(lián)系方式,每一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刷禮物才能繼續(xù),有誘導消費的嫌疑。還有一些女嘉賓其實是“托兒”,幫紅娘騙完禮物,加上社交賬號后直接拉黑男嘉賓。(5月24日《法治日報》)
刷禮物是粉絲向直播間主播表達喜愛和支持的一種主要方式,也是主播、直播間運營者、直播平臺的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如今,這樣的互動關系又復刻到了相親直播間。
由于相親直播間的女嘉賓明顯少于男嘉賓,于是按照紅娘的設計,女嘉賓成了直播間的“明星”,男嘉賓則要通過刷禮物的方式向女嘉賓“表誠意”,要通過“層層過關式”刷禮物逐步獲取與女嘉賓交往的信息和機會。女嘉賓也在某種程度上成了被男嘉賓競價追逐的“相親商品”。有時,女嘉賓需要配合紅娘向男嘉賓要禮物,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女嘉賓是扮演“相親托兒”,為了收割禮物與紅娘唱雙簧。男嘉賓可能刷了不少禮物,廢了不少勁,但最終還是落得一場空。
顯然,靠刷禮物維持的直播相親活動已經(jīng)扭曲變味,成了一種有償?shù)南M競價。這不僅背離了相親撮合服務的初衷,加重了相親參與者的經(jīng)濟負擔,讓相親參與者感覺很別扭,還拉低了相親服務市場的誠信度,甚至可能涉嫌欺詐,觸碰法律底線,侵犯了相親參與者的合法權(quán)益。
直播相親不能成為“直播相禮”,不能成為紅娘主導的“刷禮物”游戲。誠然,直播相親活動具有商業(yè)屬性,而刷禮物、打賞也在正常的直播盈利模式范圍內(nèi),但刷禮物、打賞不能成為直播相親活動的競價籌碼,不能成為嘉賓聯(lián)系交往的過關鑰匙,也不能成為紅娘或平臺薅嘉賓羊毛的利器,更不能成為一種欺詐手段。
監(jiān)管部門、短視頻平臺以及相關行業(yè)協(xié)會等有必要對直播相親活動中的刷禮物亂象加強治理,進一步完善直播相親活動的規(guī)則,明晰各方的權(quán)利和義務,給紅娘主播的言行套上法治“籠頭”。有必要劃清直播相親的服務紅線和刷禮物的邊界,對夸大虛假宣傳、頻頻誘導刷禮物等問題采取關鍵詞屏蔽、限制流量、關停、封禁賬號、失信懲戒等措施,必要時依法啟動行政處罰甚至刑事追責程序,讓違法侵權(quán)的紅娘主播、“相親托兒”等付出法律代價。
治理直播相親活動中的刷禮物亂象,讓直播相親服務回歸正常軌道,確保相親參與者的刷禮物、打賞出于真實自然的意愿,確保紅娘主播、相關平臺獲得合法合理的相親撮合服務收入,既有助于維護直播相親服務秩序,促進直播相親活動的健康發(fā)展,也有助于維護相親參與者的權(quán)益,能給相親參與者營造更加誠信、公平、安全的相親服務環(huán)境,能提升相親成功率。對此,各方應引起高度重視,達成治理共識,盡快拿出治理方案,并盡早付諸行動。
李英鋒 (來源:北京青年報)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