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面|專訪視障高考考生馬奕菲:她把自己活成了光
近日,寧夏的高考分數(shù)公布,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上用小提琴演奏《雪花》的馬奕菲考出了485分。馬奕菲是個雙眼全盲的孩子,此前她在星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專業(yè)課考試中獲得了廣東省外生源第一名,這次她的文化課成績也遠超該校往年的錄取分數(shù),這意味著她的人生將開啟新的旅程。本周,《面對面》專訪馬奕菲。
視障女孩兒馬奕菲的音樂世界
曾經(jīng),馬奕菲看得見光線和色彩,但在她6個月大的時候,陰影開始吞噬她眼中的世界。馬奕菲的媽媽哈春燕和爸爸馬國龍都是公職人員,他們帶著孩子到了北京的同仁醫(yī)院,馬奕菲被確診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更不幸的是,她雙眼先后發(fā)病,兩歲時,她徹底失去了光感。
哈春燕觀察到,沉入黑暗中的女兒對鋼琴有興趣。哈春燕曾經(jīng)當過小學音樂老師,因為自己的愛好,結婚時就買了一臺立式鋼琴放在家里。而馬奕菲很小的時候,就會試著敲擊琴鍵,有的曲子她聽兩遍就能跟著哼出來。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馬奕菲5歲時,哈春燕給她報了鋼琴課。
還有一個困難,因為看不到樂譜,馬奕菲需要老師先把譜子念出來,然后她把每個音符記在腦子里。這樣,一段曲子她通常要練習數(shù)百遍甚至上千遍才能彈準。
6歲時,馬奕菲進入寧夏特殊教育學校,開始學習盲文。每天除了完成學校的功課,她的時間都用在了練琴上。隨著她練習的曲目越來越多,越來越難,哈春燕一個人已經(jīng)忙不過來,讀譜的任務就需要馬奕菲的爸爸來分擔。馬奕菲的爸爸曾經(jīng)對音樂一竅不通,他現(xiàn)在不僅會讀五線譜,還能幫女兒把曲子打成譜子。
在不斷努力之下,馬奕菲多次獲得全國性鋼琴比賽獎項,9歲那年,她在寧夏大學音樂廳舉辦了一場鋼琴獨奏音樂會,現(xiàn)場演奏了十幾首鋼琴曲。
在成功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的那年,9歲的馬奕菲有了新的想法,她向父母提出,想要學小提琴。小提琴是公認最難學的樂器之一,各種弓法都需要手、眼和身體的高度協(xié)調(diào),而馬奕菲看不到老師的示范動作,也無法像常人一樣對著鏡子自我糾正。她只能摸著老師的手、胳膊和背,用觸覺去感受老師的動作,自己再去模仿。
每次上課時,馬奕菲會提前把譜子背下來,然后通過摸索老師的肢體,把每個動作刻在心里,回家后反復練習。除了小提琴,鋼琴也不能落下,在花樣的年齡,馬奕菲選擇了近乎苦行僧一般的學習狀態(tài)。
在鋼琴八級和小提琴五級考試中,馬奕菲都是一次通過。隨著演奏水平日臻成熟,她開始參加音樂演出,觀眾的掌聲、紛至沓來的榮譽讓她對未來充滿信心。
從冬殘奧會舞臺到高考考場
2018年,馬奕菲結識了中央音樂學院的青年作曲家代博,代博幼年因患先天性青光眼導致雙眼幾近失明。相似的經(jīng)歷,讓馬奕菲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另一條出路——學習作曲。
從此,馬奕菲開啟了從銀川到北京的千里求學路。每隔一周,父母都會陪她去北京上課,他們乘坐周五晚上9點的火車,在周六清晨抵達北京,過完繁忙的周末,周日連夜趕火車,周一清晨回到銀川。
在北京,除了作曲課,馬奕菲還開始跟隨中央音樂學院的老師系統(tǒng)學習小提琴和鋼琴,三門課程的課時費和往返的交通費加在一起一筆不小的開支,壓力考驗著成年人的心理承受力。
作為媽媽,讓哈春燕倍感煎熬的,其實是她帶著女兒走的這條路有沒有出路,有沒有希望。
為滿足馬奕菲更專業(yè)的練習,父母向親戚借錢買了一臺二手三角鋼琴,換掉了家里老舊的立式鋼琴。每天,馬奕菲花一半的時間上文化課,另一半的時間主攻專業(yè)課。
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召開在即,得知閉幕式需要一名小提琴手,哈春燕給女兒拍了一段拉琴的視頻發(fā)給組委會。2022年3月9日,閉幕式前4天,馬奕菲接到了赴京參演的通知,她要演奏的曲目是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主題曲《雪花》。2022年3月13日晚,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上,一曲悠揚婉轉的《雪花》從馬奕菲的指尖流出,主火炬隨之緩緩熄滅。
馬奕菲夢想著將來從事與作曲相關的工作,因此選擇參加藝術類高考,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表演之后,她開始全力備戰(zhàn)藝術專業(yè)課考試。今年3月,馬奕菲參加星海音樂學院的作曲專業(yè)課???,取得了廣東省外生源第一名的好成績。今年高考,最終485分的成績,雖然離寧夏文科一本線差3分,但足以幫她實現(xiàn)目標。(央視新聞客戶端 記者丨董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