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大數據殺熟”?這份避“坑”指南請收好
遭遇“大數據殺熟”?怎樣避開“虛假種草”?如何保護個人信息?
這份避“坑”指南請收好
“算法推薦”新規(guī)能否堵住“大數據殺熟”漏洞?個人信息保護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如何避開“虛假種草”的坑?2022年全國消協(xié)組織消費維權年主題是“共促消費公平”,引導“科技向善”價值理念是重要內容之一?!?·15”來臨之際,廣州日報記者專訪了廣東省消委會及其法律顧問,為消費者“避坑”支招。
“大數據殺熟” “算法推薦”新規(guī)更具針對性
近日,北京市消費者協(xié)會發(fā)布互聯網消費大數據“殺熟”問題調查結果顯示,在對16個平臺進行的32個模擬消費體驗樣本中,有14個樣本新老賬戶的價格不一致。其中,大多數樣本是因為打折或優(yōu)惠力度不同導致最后成交價格不同,但個別在線旅游和外賣平臺的體驗樣本顯示,新老用戶同時購買相同商品(服務)的標價不同,涉嫌侵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該調查發(fā)現,大數據“殺熟”問題主要集中在網絡購物、在線旅游、外賣和網約車等消費領域。
廣東省消委會法律顧問陳北元律師認為,互聯網平臺掌握了海量數據,它對每一個消費者進行了精準畫像,基于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消費習慣、支付能力或消費需求進行“量身定做”營銷方案。這種“量身定做”,好的方面是更有利于資源的有效配置、提供個性化消費產品。但消費者也容易陷入商家提供的“信息繭房”之中,消費者因此喪失了獲取更多信息的能力,消費者的知情同意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等一系列權益因此受到侵害。
若遭遇“大數據殺熟”,消費者有何維權“新招”?陳北元介紹,消費者可及時通過截圖或錄制視頻等方式保存好證據。如果與商家協(xié)商不成,可以向消費者協(xié)會或有關部門投訴舉報,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此外,今年3月1日實施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guī)定》(“算法推薦”新規(guī))更具針對性,它可對網信部門等部門的行政執(zhí)法進行具體指導。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講,當權益受到侵害時,在與商家協(xié)商、向消費者組織投訴、向市場監(jiān)管部門投訴、向法院起訴等渠道的基礎上,現在無疑是多了一個向網信部門投訴的渠道?!艾F在對于互聯網的監(jiān)管,網信部門的職責越來越健全,遇到相關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也可以向網信部門進行投訴?!标惐痹f。
個人信息保護 商家獲取個人信息要遵循三原則
不少商家,通過贈送禮品或優(yōu)惠券等方式,誘使個人掃碼提供個人信息,在陳北元看來,這也是違法行為?!胺梢呀泟澚私缇€:必要、合理、正當,商家獲取個人信息要遵循這三個原則?!标惐痹赋?,個人信息保護法出臺后,各方對個人信息保護都有了更有力的“法律武器”。
如消費者個人可基于賦予的權利去提起的權利保護訴求,包括訴訟等方式。消費者組織可基于法律賦權作出消費公益訴訟,檢察機關可提起相關公益訴訟,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法律規(guī)定做出行政處罰等等?!笆袌鲋黧w行為規(guī)范了,消費者權益的受保護程度也會更高一些?!?/p>
那么該如何保護個人信息?廣東省消委會和陳北元給出“四個要”建議:一要重視自己的個人信息保護,認真學習個人信息保護法,掌握法律要求規(guī)定,學會運用法律手段保護個人隱私安全。
二要養(yǎng)成“非必要不提供”的習慣,不要貪小便宜而隨意授權提供個人信息。在接受經營者服務時,要明確經營者收集個人信息的方式、范圍、目的和依據,如非必要不輕易提供個人信息給經營者。
三要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不輕易在網上“曬”與個人信息相關的內容與資料,對于一些容易造成自己信息泄露的資料,如快遞、外賣訂單,應及時妥善處理。
四要主動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如果消費者個人信息權益受到侵害,可撥打12345、12315進行投訴、反映,或登錄廣東省消委會官網投訴維權。
“虛假種草” 虛假“種草筆記”實則是廣告
根據“達人”的“種草筆記”去“打卡”,卻發(fā)現貨不對板……近年一些虛構消費經歷的“種草筆記”“網紅測評”誤導消費,透支了消費者的信任。陳北元指出,過去網購平臺由于存在“虛假好評”,讓消費者轉投一些消費達人的“日記”“測評”,但現在這些打著消費體驗旗號的評價文章也出現了虛構的情況。在他看來,這類評價文章如果目的是營銷、導購,那么實際上是一則廣告。
因此,陳北元認為這類文章也應遵守廣告法的規(guī)定,包括不能進行誤導性陳述,不能虛假宣傳等。此外,進行這類評價的網紅也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構成虛假宣傳、消費欺詐,可面臨“退一賠三”的法律責任。
那么消費者該如何“避坑”呢?陳北元指出,消費者應盡量通過不同方式在不同商家比較,多元化獲取信息,“貨比三家,掙脫商家營造的‘信息繭房’?!?/p>
陳北元指出,若消費者基于評價文章發(fā)生了消費行為,后來發(fā)現貨不對板,消費者可以投訴或起訴商家和網紅?!熬W紅往往會告訴消費者是哪個品牌,或者告知購買鏈接。無論是提供品牌還是鏈接,一旦發(fā)生了貨不對板等情況,消費者可以把網紅和商家一并起訴,由法庭來判斷網紅是否存在導購?!?/p>
陳北元介紹,對于消費者來說,可以向法庭提供瀏覽記錄、購買記錄等證據,還可以向法庭申請調查令,責令相關平臺提供相關數據。或者法庭會進行舉證責任的分配,若法官認為商家掌握這方面信息,則需要承擔舉證責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