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方便面一度被賣到斷貨 評論:野性消費救不了誰
當老壇酸菜牛肉面被輿論烹煮時,白象方便面意外等到了最好的火候。
人們聽到了它和被曝光有問題的酸菜企業(yè)“從未有過合作”的保證,看到了公司里占三分之一的殘疾員工,又想到了它曾經給災區(qū)捐款的往事。于是,熱情卷走了積壓的庫存——據(jù)說,一周之內,白象官方抖音號新增粉絲近30萬,直播銷售額達770多萬元。白象方便面一度被賣到斷貨,“倉庫里連個面渣渣都沒有了”。
一家良心企業(yè)得到了它應有的回報,善良和善良相遇,這是我們樂見的結局。童話故事里,這種簡單明了的因果關系總能給我們最直接的滿足感。但是,現(xiàn)實要比故事復雜得多。當我們真的關心一家企業(yè)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善有善報”的單純線條并不足以為誰勾勒出一個明晰的未來。
企業(yè)生活在一個真實的商業(yè)世界。相比童話里的溫情脈脈,這里的法則殘酷卻也有跡可循。當人們?yōu)橹皼]有聽說過白象這個“良心國貨”品牌而懊惱時,一個被忽略的事實是,從2013年起,中國方便面行業(yè)開始走下坡路。疫情曾給方便面帶來短暫的暢銷周期,但是,有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上半年國內方便面行業(yè)整體銷量下滑接近8%。升級的消費在拋棄它,穿梭于街道中的外賣在挑戰(zhàn)它,人們越來越挑剔的胃已經容不下它。
白象當然也在這次浪潮里掙扎,只是它面臨的問題更嚴峻——這位曾經的巨頭在更早的時候就被其他企業(yè)拉開了差距。對它而言,追趕是一項更艱巨的任務。開始布局鮮面食業(yè)務、推出高端中式速食面都是它奮力追趕的嘗試。在這條路上,突然而至的消費熱情能幫助的不多。
人們把這種消費叫做“野性消費”,有種不管不顧的味道。消費是很容易沖動的,但它是最應該理性的,于個體它牽扯到每元每角的計算,于大局它關系到整個鏈條能否順暢運行。一時的熱情與野性,長久以后恐怕還是要聽命于誠實的身體。大潮倏然而至,忽然而退,留下的只能是一地的狼藉。
上一家被“野性消費”光顧過的企業(yè)是鴻星爾克。2021年河南特大暴雨災害中,這個國產品牌“破產式”捐款激發(fā)了人們的熱情,產品銷量猛翻52倍。有人“買500付1000拔腿就跑”“連模特身上的衣服也被扒光”,直播間的工作人員說,“縫紉機都冒煙了”。
一時的狂野消費給鴻星爾克帶來的是系統(tǒng)崩潰、訂單無法跟上備貨量。而據(jù)紅星新聞報道,狂歡過后,它要面對的是抖音平臺幾乎每天失去近1萬名粉絲。當年10月,其抖音直播銷售額僅有李寧的1/6。
互聯(lián)網(wǎng)上,情緒主導行為。很多人愿意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簡單的事情浪漫化。一個符合所有人想象的簡單事實,能裝得下更多更飽滿的情緒。所以,才會有人看到一家默默無聞的企業(yè),就把它想象成“理工男”,好用自己的消費行為“撩”它一下;看到一個遭遇困境的國產品牌,就會把它當成可憐巴巴的孩子,想用自己的羽翼保護一下。
可是,一時的強心針補不了日常所需的“營養(yǎng)”,突然加速的過山車上也探不出企業(yè)快速發(fā)展的道路。對于這一點,很多企業(yè)家是清楚的。面對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狂野,鴻星爾克和白象都曾發(fā)出過善意的提醒,希望消費者量力而行,理性消費。
2019年,在華為遭遇美國制裁時,曾有記者問任正非,希望民眾用一種什么樣的心態(tài)面對華為這樣的公司。任正非的回答是,“希望沒心態(tài),平平靜靜老老實實種地,該干什么干什么,多為國家生產一個土豆就是貢獻,多說一句話都浪費別人的耳朵”。這樣的理性,或許可以成為社會面對一時野性時的定心丸。
當然,對于每個普通人而言,面對企業(yè)的時候,消費這種行為是為數(shù)不多的可以投出的選票。在這一點上,一個人愿意為自己認同的企業(yè)買單,為自己的情懷買單,這無可厚非。但需要警惕的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放大器的作用下,消費背后的情緒不斷碰撞、裂變,以至于最終只剩下野性消費這一種力量,作為給企業(yè)的饋贈。
有很多證據(jù)表明,白象確實是一家“良心企業(yè)”。它不僅給殘疾人提供工作崗位,走紅后也刻意保持低調,“避免媒體過度報道,引發(fā)殘疾員工不適”。3月18日的食品安全信息顯示,它生產的產品截止到目前被抽檢60多次,結果均為合格。這樣的企業(yè)我們更應該去保護它,幫它找到新的賽道發(fā)力。我們可以為它提出建議,也可以呼吁更好的政策支持,甚至可以用更審慎的眼光監(jiān)督它,幫助它更好地成長。
方便面是一個時代印跡顯著的產品。它隨著綠皮火車而來,也在高鐵時代逐漸隱身。它正在逐步蛻變,適應新的變化。我們可以更好地期待這種變化,大可不必為了一時的感動,委屈了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