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人口观看,亚洲天堂国产,日本在线视频精品,a黄视频,黄色福利午夜视频,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嫩草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立遺囑人群年輕化,“虛擬財產”保護要跟上

發(fā)布時間:2023-03-24 09:50: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趙志疆

  3月21日,《2022中華遺囑庫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正式發(fā)布,對25萬份遺囑進行大數據分析,首次公布了未婚不婚人群遺囑、涉虛擬財產遺囑、中青年人群遺囑等一批廣受關注的遺囑數據。

  在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中,遺囑是老年人或危重患者的專屬敘事,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交代后事”。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這樣的觀念正在發(fā)生改變?!栋灼凤@示,從2017年開始,60歲以下立遺囑的人數逐年上升,至2022年,60歲以下訂立遺囑的人群中,30-39歲年齡段人數的比例為29.74%。不僅如此,在中華遺囑庫“微信遺囑”小程序留言的,大多數都是年輕人,其中,20-29歲之間的人群占比35.9%,20歲以下的人群占比26.57%,他們中有不少人是在讀學生。

  法國思想家蒙田說過,“誰教會人死亡,誰就教會人生活?!泵總€人都向死而生,這是無可回避的自然規(guī)律,也是無需逃避的生命話題。只有正確地認識并看待死亡,才會更加珍惜和敬畏生命。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提前寫下遺囑,并不是有什么“想不開”,而是用一種成熟豁達的態(tài)度傳遞對生命的敬畏,以及對生活的熱愛。恰如一位“90后”所言:“有人可能覺得這么年輕就立遺囑,想得太早了。但我認為一點都不早,它會讓每一個人更加正視自己的人生,更深地體會到人生的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虛擬財產”是年輕人在遺囑中較為關注的內容。根據《白皮書》,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華遺囑庫共計收到458份遺囑內容涉及“虛擬財產”,類型包括QQ、虛擬貨幣、支付寶、微信賬號、網絡游戲賬號等。如果說年輕人立遺囑,顯示出了他們樂觀豁達的一面,那么越來越多年輕人關心自己的“虛擬財產”,體現(xiàn)出的則是細致和嚴謹——伴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虛擬財產”在公共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甚至已成為個人的重要財富載體。關心“虛擬財產”的使用權和繼承權,顯然并不多余。

  盡管年輕人在遺囑中普遍關注“虛擬財產”,但想要順利繼承“虛擬財產”并不容易。根據《民法典》規(guī)定,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即只要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均屬于遺產。然而,根據《繼承法》相關規(guī)定,私密性的網絡財產屬于用戶隱私,不可以繼承?,F(xiàn)實中,社交媒體賬號、自媒體賬戶等確實具有一定的隱私性質,與此同時,某些優(yōu)質賬號本身也有巨大的商業(yè)價值,QQ靚號之類稀缺資源,也有一定的財產屬性。這些賬號雖然是“虛擬財產”的一部分,但是否涉及用戶隱私,能否被繼承,并沒有明確的法律界定。

  由于法律規(guī)范的不完善,“虛擬財產”的繼承很容易引起爭議乃至糾紛。哪些“虛擬財產”屬于物質遺產,哪些只是單純的精神遺產?不同類型的“虛擬遺產”,是否應該進行區(qū)別處理?網絡賬號本身,是否屬于可以被繼承的遺產?這些問題仍有待進一步明確和細化。厘清“虛擬財產”的法律概念和屬性,不僅可以將網絡平臺的利益訴求規(guī)范在法律框架內,而且有助于確保遺囑順利執(zhí)行,從而引導更多人通過立遺囑的方式傳遞生命教育,規(guī)劃人生安排。(趙志疆)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