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葉響,“卡卓卡卓”
【青春之我】
四川省甘孜州爐霍縣蝦拉沱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副院長 譚曉琴
“醫(yī)生!快!快!”
焦急的呼喊聲“闖”進診室,我與值班護士猛地站起,沖出就診臺。
那是一個小小的身軀,蜷在一雙臂彎里,劇烈抽搐帶動著那大大的臂彎控制不住地顫抖?!巴迌悍籽哿?,啷個辦?”這位父親嗓音嘶啞,汗水蒸騰,神色慌張。
這是2006年1月,臨近春節(jié)的周末,值班室里只剩我們兩人。那時我剛從學校畢業(yè),到衛(wèi)生院工作還不足一個月。
心臟在狂跳,但我的手腳仿佛都被那股緊張的熱氣膠黏住了,三秒鐘,我呆愣在原地。
“高熱驚厥!”腦海里閃過教科書上的一個詞語,我轉(zhuǎn)身撲進藥劑間抓起鎮(zhèn)靜劑,全憑著肌肉記憶,將那管救命的液體注進孩子細小的血管。
萬幸,孩子慢慢恢復了平靜。在診治的同時,護士撥通了救護電話,孩子及時送去縣里救治。
十七年過去,想起這一幕我依舊動魄驚心。今天,我不會再浪費那三秒鐘。
時間就是生命??!這十七年,我體會得太深了。在高原上,一個微不足道的傷口都可能造成難以預計的后果,村民們太需要一個能幫他們“搶時間”的人。
大學畢業(yè)時,我原想去更廣闊的世界看看??蓳梧l(xiāng)村醫(yī)生的阿爸說:“如果爐霍縣的‘門巴’(藏語意為“醫(yī)生”)都不愿留下,我們又能盼著誰來?”小時候,望著阿爸在衛(wèi)生院奔忙,我聽到大家都對他說“卡卓”(意為“謝謝”)。長大后,我才明白“卡卓”這個詞拆開,是“有溫度的嘴巴”,那滾燙的溫度來自人心深處。
我留下了,我同樣收到了許多“卡卓”。
在為頭皮膿腫的患者剃發(fā)時,我聽見他小聲的“卡卓”,由于頭皮潰爛臟臭,他在求醫(yī)時常常難以啟齒;在給誤食毒菇的患者催吐時,我聽見他一家老小帶著哭腔的“卡卓”,作為家中的頂梁柱,他的生命系著“好幾份重量”;在給難產(chǎn)的產(chǎn)婦接生時,我聽見她虛弱的“卡卓”,嬰兒缺氧,不知給心臟按壓了多久,小家伙才發(fā)出啼哭……
正是這些“卡卓”的能量,讓我在面對命運的安排時,沒有陷入絕望和恐懼。
2010年,我被確診為肺癌。從家到衛(wèi)生院兩公里的路程,我要走一個小時。出門前,阿媽會在我背上墊一塊毛巾,等到了衛(wèi)生院,毛巾都濕透了。
“醫(yī)者不能自醫(yī)”的無力感,曾讓我一度消沉。直到一個村民小心地敲響我的房門:“能讓‘波莫門巴’(意為“女兒醫(yī)生”)給我看個病嗎?卡卓?!?/p>
幾陣酸楚,幾多感動,兩行熱淚。那一刻,我再次想起阿爸的話,想起村民的一句句“卡卓”。村子還需要我!走,回衛(wèi)生院!
“我們的好‘門巴’回來了!”村民高興地奔走相告。
站在海拔三千米的山峰,我常望著四千米、五千米的地方,想象遙遠的地方是怎樣一番景象。山川茫茫,我不過是無數(shù)鄉(xiāng)村醫(yī)生中的一個。在更偏遠、更險峻的地方,不知還有多少比我更艱難的人,把青春扎在他們所熱愛、所追尋、所牽掛一生的土地上。
一切都值得!因為每當風吹葉響時,大山都在一遍遍地替它的孩子傾訴道:“卡卓卡卓……”
(光明日報記者彭景暉、通訊員陳漣漪采訪整理)
?。ū酒谶x題支持 趙秋麗 宋喜群 周洪雙 馮 帆 黃漢鑫)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