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我國基礎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高 總體達到世界中上行列
央廣網北京8月30日消息(記者郭彥偉 果君) 8月3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fā)布會介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構建優(yōu)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的意見》,教育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fā)的《關于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yōu)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等有關情況。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田祖蔭在發(fā)布會上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基礎教育政策制度體系進一步健全?;A教育發(fā)生了格局性變化、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為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 “建成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教育體系” “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是普及水平大幅提高。2022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89.7%,比2012年提高了25.2個百分點;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9.6%,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5%,比2012年提高了3.7個百分點,適齡殘疾兒童入學率超過95%,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1.6%,比2012年提高6.6個百分點。我國基礎教育普及水平總體達到世界中上行列。
二是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基礎教育財政性經費支出占國家財政性教育總支出的70%。健全了城鄉(xiāng)統(tǒng)一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學前教育財政性經費近五年年均增幅超過15%,普通高中建立了不低于1000元的生均公用經費基本標準,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標準達到7000元。相比十年前,生均教學用房面積提升了1/3,生均儀器設備值增長了兩倍,互聯網接入率從25%提升至近100%,大班額、大通鋪等問題基本解決。
三是急難愁盼有效緩解?!半p減”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作業(yè)總量和時長得到有效調控,課后服務基本實現全覆蓋。規(guī)范民辦義務教育穩(wěn)步推進、免試就近入學、中小學“公民同招”全面落地,義務教育“擇校熱”明顯降溫。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不斷擴大,“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有效緩解。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逐步形成,辦學活力不斷增強。
四是教育質量穩(wěn)步提升。大力推進“五育并舉”,深入實施素質教育,中小學黨建德育工作明顯加強,勞動教育得到應有重視。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改進科學教育和實驗教學,建成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促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國家教育質量監(jiān)測顯示,學生普遍具有積極的人生價值觀,80%左右的學生學業(yè)水平達到中等以上。我國部分省份連續(xù)幾次參加了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測試,閱讀、數學、科學等科目的成績都名列前茅。
“這些成績的取得,反映了我國的基礎教育在世界上是有優(yōu)勢的,我們一定要堅定自信,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基礎教育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優(yōu)質資源總體不足、配置不均,育人水平仍需進一步提升,必須持續(xù)深化改革,辦好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基礎教育?!碧镒媸a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好消息!北京今年第二批老舊小區(qū)改造項目名單確定 涉222個項目,惠及4.9萬戶
- 綠氫工業(yè)化規(guī)模應用實現零的突破!我國首個萬噸級光伏綠氫示范項目全面建成投產
- 黑龍江省黑河市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成員、副主任張兆華接受審查調查
- 教育部教材局:突破關鍵環(huán)節(jié)和重點領域 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
- 無鹽無味,但也不必“重口味”
- 《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公共衛(wèi)生綜合干預技術指南》印發(fā)
- 教育部:2022年我國基礎教育財政性教育經費達3.2萬億元,年均增長7.7%
- 西南新增交通大動脈:8月31日貴南高鐵全線貫通 南寧至貴陽3小時內可達
- 最高法發(fā)布人民法院妥善化解涉汛矛盾糾紛典型案例
- 天津市薊州區(qū)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宋玉章接受審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