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故事|高質量!西藏著力解決農牧業(yè)發(fā)展科技瓶頸
近年來,西藏加快青稞、牦牛等特色農牧產品選育和良種繁育推廣,提高農牧產品良種覆蓋率,提高青稞產量、牦牛出欄率。
西藏自治區(qū)農業(yè)農村廳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西藏全區(qū)牦牛出欄147.67萬頭,與2015年相比增長了25.18%;青稞產量79.5萬噸,青稞每畝單產比2015年增加了16.6公斤;西藏青稞良種覆蓋率達90%,禽畜良種覆蓋率達30%。
在西藏昌都市類烏齊縣濱達鄉(xiāng)央宗村牦牛短期育肥示范基地,養(yǎng)殖人員在給牛喂飼料(2020年9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拉薩市當雄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2017年開始,當雄縣為有意愿的牧民修建標準化的牛圈、飼料庫、防疫室等設施,推動家庭牧場建設。該縣農業(yè)農村局局長索朗多吉說,家庭牧場以牧民自愿組建為原則,以聯戶或單戶為單位,采取半舍飼和強度放牧相結合的方式,大幅縮短了牦牛的生產與生長周期。
今年55歲的當雄縣寧中鄉(xiāng)堆靈村村民曲嘎,是該縣第一批建設家庭牧場的?!瓣笈3鰴谇耙?個月,這樣每頭牦牛平均能增重70斤左右,凈增收達到2000多元。”曲嘎說,他家共有90多頭牦牛,去年共出欄25頭牦牛,收入近30多萬元。
據了解,目前,當雄縣已成立26家家庭牧場和3家育肥專業(yè)合作社,今年前三季度已完成育肥出欄牦牛1421頭,出欄率由去年同期的15%提高至20.3%,累計增收近300萬元。
山南市扎囊縣松卡居委會的居民在收割青稞(2019年8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西藏還培育和普及“藏青2000”“冬青18號”等具有高產、抗病能力強等優(yōu)點的青稞良種,提高青稞產量。2013年開始,山南市扎囊縣扎期鄉(xiāng)孟卡榮村耕種“藏青2000”,如今全村耕種面積達800多畝。
記者近日了解到,“十四五”期間,西藏將開展種業(yè)振興行動,建設15萬畝青稞良種基地,15座自治區(qū)級以上牦牛、藏羊良種場。
文字記者:格桑邊覺
海報拍攝:普布扎西
海報設計:旦增努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qū)農科院蔬菜所駐雄日村工作隊:紓困解難 做鄉(xiāng)親們的暖心人
豐收的9月,邊壩縣拉孜鄉(xiāng)雄日村達瓦措姆收到了甘肅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成為該村的第二個大學生。[詳細] -
邊陲山鄉(xiāng)展新顏——日喀則定日縣絨轄鄉(xiāng)邊境小康村建設見聞
近年來,在黨的惠民政策帶動下,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絨轄鄉(xiāng)統(tǒng)籌推進邊境小康村建設工作,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做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