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傳承弘揚“兩路”精神暨交通變遷與青藏高原現(xiàn)代化研討會期間,中國西藏信息中心記者采訪了多位專家學者,共憶“兩路”傳奇,共話“兩路”精神。
遙想青藏公路的建造歷史,自1954年5月開始動工,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世界屋脊,筑路大軍踏冰雪、斗嚴寒,克服缺氧、高原反應等困難,靠著簡陋的工具,創(chuàng)造了世界公路建筑史上的不朽奇跡,這段波瀾壯闊的征程也鑄就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豐碑。
圖為關丙勝接受采訪 攝影:陳浩力
青海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關丙勝說:“多年來,我一直觀察到青藏公路沿線的城鎮(zhèn)逐漸變得繁榮,比如格爾木市,唐古拉鎮(zhèn),還有柴達木盆地的香日德鎮(zhèn)等地發(fā)展得非常迅速,這些都得益于交通的發(fā)展。我們還經(jīng)??吹角嗖鼐€上的旅游者,自駕、騎車甚至是徒步去往西藏。這讓我們體會到了國家力量的強大與交通能力的日益增強?!?nbsp;
作為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人,青藏公路給河湟地區(qū)帶來的影響和變化一直是關丙勝調研研究的關注點。
經(jīng)過河湟地區(qū)去往西藏的青藏線,以及去往新疆的315國道、青南地區(qū)的214國道等要道,都對河湟地方社會的形成產生了深刻影響,為當?shù)馗髅褡褰煌涣鹘蝗趧?chuàng)造了條件,從經(jīng)濟、文化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都在悄然發(fā)生著變化。中原文化落地并融入當?shù)?,河湟花兒、社火、民間信仰、儀式、傳說等具有區(qū)域特色的文化形式在融合中不斷產出;以西藏青海等多地為目的地、青藏線為主線的深度旅游與沿線運動,吸引不同地區(qū)甚至不同國家的游客們前來體驗……
關丙勝表示,1949年以來的道路變遷匯集到現(xiàn)代性的大潮中,深刻地形塑了河湟地方社會。以國家級道路為核心,以各條省級公路為延伸,以連通村落的鄉(xiāng)村公路為連接線,使河湟地區(qū)成為交通發(fā)達的地區(qū),連接到更加廣闊和遙遠的地區(qū)。
正因如此,關丙勝通過青藏公路建設的創(chuàng)舉更能感受到國家力量的強大,感受到“兩路”精神的傳承和發(fā)揚。“在青藏線上,無論是建設者、維護者,還是為生計奔波的運輸者,乃至前來運動和旅行的體驗者,都有著堅韌的精神和樂觀的心態(tài),在這條天路上奔向自己的詩和遠方?!保ㄖ袊鞑鼐W(wǎng) 記者/王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