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神鳥”御寒有一套
藏歷9月,青藏高原已經進入寒冷季節(jié),萬物冬藏靜等春天到來。在西藏生活的候鳥種類繁多,年年此時,它們都會隨季節(jié)的召喚,飛抵溫暖的西藏南部,開啟越冬生活。有著“高原神鳥”之稱的黑頸鶴,便是候鳥隊伍中最受歡迎的。接下來,我們不妨一起走近它,進一步了解……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本報記者前往拉薩林周縣,發(fā)現黑頸鶴在白天一直處于覓食狀態(tài),其實,這是它們越冬期間的常態(tài)。越冬期間,它們會選擇到空曠的農田尋覓青稞、植物塊莖等作為補充身體能量的食物,相較于夏季繁殖地的高蛋白食物(魚蝦等),這些素食能量比較低,所以必須要一直吃,才能維持身體能量。專家表示,食物可以轉換成熱能,通過攝取很多食物可以增加身體熱量。
黑頸鶴有一身潔白的羽毛,看起來非常美麗。不過,這可不是徒有其表,于黑頸鶴而言,美麗的羽毛和其他動物的皮毛一樣,有非常好的保暖功能,可以說是非常實用的?!八鼈兊挠鹈懿煌革L,可以防水的,所以無論是雨季還是雪天,都不用擔心沾到水?!弊灾螀^(qū)高原生物研究所鳥類研究專家介紹。
從幼鶴到亞成體鶴再到成鶴,黑頸鶴的外形在不斷變化,最明顯的還是它們的羽毛,成鶴與幼鶴、亞成體鶴的區(qū)別非常明顯。專家告訴記者,成長過程中,黑頸鶴會不斷換毛,這個過程也是御寒的一種體現。成鶴換毛不太明顯,因為它們不會一次性換完,而是一點點地進行。
不過,黑頸鶴那一對修長的腿卻完全裸露,沒有任何的羽毛,看起來沒有任何保暖措施,寒冷的冬季,可怎么抵御寒冷呢?其實,在不斷進化的過程中,黑頸鶴雙腿毛細血管很少,血液循環(huán)少,對于溫度的感知度也就相對要低一些,所以,不用擔心腿部保暖問題。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因為,前兩年我國科學家在國際期刊《威爾遜鳥類學雜志》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黑頸鶴存在一種將腿折疊于腹部的奇特飛行行為,換句話說,寒冷環(huán)境中飛行時,黑頸鶴會將“手”插進“口袋”飛行。
為什么“折腿”飛行會引起科學家的關注呢?記者了解得知,原來鳥類在平時飛行中,腿部所呈現的是水平伸展的狀態(tài),而將雙腿收回折疊于腹部之下的行為非常少見。
研究表明,黑頸鶴折腿飛行在整個飛行行為中的比例僅為4%。該行為發(fā)生前常有10℃以上的降溫,環(huán)境溫度比較低,多在-5℃以下;并且溫度越低和低溫持續(xù)時間越長發(fā)生該行為的幾率越大。
專家表示,裸露的腿部和臉頰、喙部是鳥類散熱的主要部位。鳥類全身覆蓋著羽毛,但是喙和腿卻是喪失能量很快的裸露部位,為了適應低溫,黑頸鶴會像人在寒冷時把手插進口袋里一樣,天冷飛行時會把腿收到腹部的羽毛中,以便于更好地保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探訪西藏候鳥越冬地:晨飛暮歸的“吉祥鳥”
冬日破曉前,西藏林周縣虎頭山水庫被薄霧覆蓋,還未靠近,便可以聽到成群的赤麻鴨、斑頭雁發(fā)出不絕于耳的“嘎……嘎……”聲,再仔細分辨,湖澤深處,還有聲聲鶴鳴。[詳細] -
怡然自得!成群黑頸鶴在拉薩越冬
近日,在西藏拉薩市林周縣虎頭山水庫,成群的黑頸鶴或展翅飛翔,或在田間覓食。據拉薩林周縣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巡護員旦增介紹,由于黑頸鶴的食物得到保障,2019年越冬的鶴群中“四口之家”呈現增多趨勢。[詳細]
- 幫患兒解困 為健康護航(守初心 擔使命 找差距 抓落實·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項整治進行時)
- 煽動暴亂的惡行必將被國際社會唾棄(鐘聲)
- 一帶一路助推協(xié)同開放(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新格局)
- 廣西:保護歷史遺存 傳承紅色基因
- 堅持大統(tǒng)戰(zhàn)工作格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 招聘求職短缺職業(yè)排行發(fā)布
- 我國將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
-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努力辦好特殊教育
- 中山大學堅持“兩結合、兩促進” 扎實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 浙江杭州實現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一件事”聯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