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觀天”把脈8848米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科研人員檢查微波輻射計(5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巔峰使命——珠峰極高海拔地區(qū)綜合科學考察研究”于近日在珠峰地區(qū)開展。
此次科考將首次突破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并完成珠峰峰頂海拔8848.86米的綜合科學考察任務,是人類在珠峰地區(qū)開展極高海拔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的一次壯舉。
溫度、風速、濕度等天氣因素將直接影響到高海拔科考任務的完成和登頂人員安全。因此,珠峰科考啟動了氣象保障機制。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以及西藏自治區(qū)氣象局等單位攜手,為科考提供氣象保障工作。
氣象保障服務隊抵達珠峰大本營后,按照保障服務方案“聽風觀天”。架設高空探測設備、調(diào)試儀器、氣球灌氣、放球、采集高空數(shù)據(jù)、制作發(fā)布服務專報……各個環(huán)節(jié)銜接有效,隊員們操作熟練,儀器設備運行正常,精準服務此次珠峰科考。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科研人員檢查臭氧通量裝置運行情況(5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科研人員給大氣臭氧探空氣球充氣(5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科研人員在準備掛載在探空氣球上的常規(guī)氣象探空儀和臭氧探空儀(5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科研人員施放大氣臭氧探空氣球(5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這是在珠峰登山大本營,科研人員施放的大氣臭氧探空氣球(5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科研人員查看大氣數(shù)據(jù)(5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科研人員檢查測風雷達(5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的氣象應急保障車內(nèi),西藏自治區(qū)氣象局工作人員在討論天氣實況(5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的氣象應急保障車內(nèi),西藏自治區(qū)氣象局工作人員在查看實時氣象數(shù)據(jù)(5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科研人員查看數(shù)據(jù)(5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這是珠峰登山大本營的氣象應急保障車(5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這是“巔峰使命”珠峰科考氣象保障團隊營地(5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天公作美”珠峰科考登頂條件良好
5月3日,“巔峰使命”珠峰科考登頂工作小組向海拔8300米突擊營地進發(fā),按計劃13名科考隊員將于4日凌晨沖頂。氣象預報數(shù)據(jù)顯示,今明珠峰區(qū)域天氣有利登頂。[詳細] -
把論文寫在珠峰 用身體挑戰(zhàn)極限
頭痛、失眠、疲倦、呼吸困難,乃至危及人類生命的高原反應,讓人對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青藏高原望而卻步。 [詳細] -
珠峰科考冰川與污染物考察分隊向東絨布冰川挺進
記者1日從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獲悉,“巔峰使命”珠峰科考冰川與污染物考察分隊當天從珠峰大本營出發(fā),前往海拔6000米以上的東絨布冰川區(qū)域,采集冰雪樣品用于大氣污染物監(jiān)測,并運用先進儀器掃描地形用以觀測冰川...[詳細]